薛曉華
簡介
薛曉華
職稱:副教授
專長:實驗教育、華德福教育、課程與教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哲學、質性研究
研究室:南大校區推廣教育大樓9327A-3
電話: 03-5715131 轉 76298
E-mail: selenahsueh@gmail.com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社學士
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教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助理
信誼學前教育基金會幼兒教育研究人員、小袋鼠幼兒教材編輯
光佑出版社特約實驗幼兒教育翻譯
成長幼兒園(關渡園)幼教老師
永和社區大學講師:開課「兒童世界探索」
台北市湖山國小兒童課後照顧班教師
<教育研究月刊>編輯
高教出版社特約教育叢書企畫編輯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助理
新竹教育大學初教系兼任講師
台北市立師院幼教系、初教系兼任講師
淡江大學通核中心講師
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2006.2~2009.7)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合聘)(2009.8~2017.1)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暨學習領導與教育發展碩士副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兼任副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耕星社服務社團指導老師(111學年度創社起至今)
學術著作
一、期刊論文
陳伯璋、薛曉華(2001)。全球在地化的理念與教育發展的趨勢分析,理論與政策,15(4),49-70。
陳伯璋、薛曉華(2002)。大學理念的知識觀反思與大學實體的社會建構--一種對「大學」的知識社會學反省,思與言,40(4),51-113。
薛曉華(2002)。性別平等教育推動中「平等」概念的反省,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49-78。
薛曉華(2003)。從全球在地化的趨勢談中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新挑戰:全球與地方的對話與跨越學科疆界,臺灣教育,624,9-11。
薛曉華(2004)。少子化的教育生態轉變是危機或轉機?兩種價值觀的檢視-- 兼論因應少子化時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政策,臺灣教育,630,21-30。
薛曉華(2006)。「大一新生實施延緩分流制度,有需要嗎?-從當代知識信念與大學生選課現況談起」,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第三期。
薛曉華、陳伯璋(2006)。「後現代與全球化的知識課題及其在大學課程發展上的蘊義」。高等教育期刊。創刊號。
薛曉華、周志宏(2007)。「高等教育市場化對課程與學術領域發展的衝擊─以學術自由與國家管制間的衝突為中心」。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 79 期,2007 年 12 月。
薛曉華(2008)。「讓資訊科技成為偏遠學校社會領域教學的新契機-全球在地化下新科技與批判教學的結合」。銘傳大學通識教育期刊-教育部 97 年度發展卓越師資培育計畫「認識新興重要教育議題專刊」。頁 152-165, 2008 年 12 月。
薛曉華)(2011)。打造非制式的學習天空:體驗學習的理念與台灣另類學校的實踐。另類教育創刊號。頁 94-146。
薛曉華(2013)。臺灣高等教育各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課程的知識理念探討-全球化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TSSCI)16(4)。頁 1-34,2013 年 10 月。
薛曉華(2013)。迎接十二年國教啟動新的學習革命:談教師教學思維的轉變。基隆市<教與愛電子期刊>,2013 年 12 月。
薛曉華、薛珍華(2013)。大學學科制度專門化與職業化的批判分析:知識社會學與批判教育學的視角。教育與社會研究。頁 83-129。2013 年 6 月。
薛曉華(2014)。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TSSCI),59(1),101-104。
薛曉華(2014)。如何在推動學習共同體中激勵教師:以轉型課程領導激勵教師專業成長之構想。教師天地,191,30-33
薛曉華(2014)。提升多元文化素養與增進文化理解:論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之理念與實施內涵。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1),20-24。
薛曉華(2014)。台灣地方政府對另類學校之友善程度指標的建構研究。台灣另類教育期刊,32(1),20-31。
薛曉華(2017)。從當前中國臺灣私立大學新興書院的實踐發展看「現代書院」的多元意義。通識教育評論,2017。
薛曉華(2019)。今日の台湾各大学の書院の実踐と発展に見る「現代書院」の多元的意義。国際教育,25,105-114。
薛曉華(2019 年,9 月 30 日)。何謂「實驗」教育?從實驗教育三法談起。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育系電子報,31。2019 年 9月 30 日,取自:
https://dehpd.ndhu.edu.tw/ezfiles/53/1053/img/1694/e-news_031_1080930.p df?fbclid=IwAR3kFWW-eMDy3ad-_pg1Ju3cXh86UMn8CPT3jp0GzKl_H 68itYuO9JEwii4
陳佩英、鍾蔚起、林國楨、洪雯柔、陳玉娟、薛曉華、柯喬元(2020)。前導學校促動民主專業機制的網絡行動。中等教育,第71卷第四期。
薛曉華 (2020)。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與地方學的相遇:高中「地方學」校訂課程的實踐意義。台灣教育雙月刊,第 721 期。(2020 年,2 月 15 日),51-60 取自: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sojkqVg2VI7N_Y9b0_se-mmZ_W072MY/view
薛曉華 (2020)。學生參與課程審議的理論溯源:民主教育中的「學生權利」視角。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頁 32-39。取自: http://www.ater.org.tw/journal/article/9-1/topic/06.pdf
薛曉華(2021)。森林何處是(不)飛花?--一位大學教師教育實踐的生命敘說。生命教育研究,32(2)。科技部:109-WFA-0-410-466。
薛曉華、成虹飛(2021)。從大學耕讀課程的一顆種籽開始:實驗高教與華德福教育的初試合聲。台灣華德福教育運動聯盟專刊,115-132。
薛曉華(2022)。臺灣華德福教育研究實徵研究之探析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TSSCI)。 第18卷第3期。頁61-117。
薛曉華、成虹飛(2024)。以大學「農耕與生命化育」課程實踐永續發展學習:一個協同行動研究。課程研究。第19卷2期。頁1-28。
二、專書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 : 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
周志宏、薛曉華編(1997)。重繪教育新圖像:教育基本法 Q&A。新北:稻香。
薛曉華譯(1998)。全語言幼稚園:教學之理論與實務。新北:光佑。
薛曉華譯(1999)。帶回義大利瑞吉歐的幼教經驗。台北:光佑。
薛曉華譯(2004)。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台北:高教出版社。
薛曉華譯(2005)。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台北:高教 出版社。
薛曉華譯(2007)。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教學師資培育及研究的權力知識。台北:巨流。
薛曉華譯(2008)。教育改革的政治社會學。台北:巨流。
盧美貴、薛曉華、王麗惠、蔡佳燕、張佩韻、黃娟娟譯(2008)。課程地圖: 展現實踐成果與省思。台北:心理。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曉華(2014)。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1.1 版。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learningcommunityintw/lchandbook
潘慧玲、黃淑馨、李麗君、余霖、劉秀嫚、薛曉華(2015)。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進階手冊 2.0 版。
薛曉華(2015)。啟動以學習為核心的學校教育改革:教學革新與特色課程發展之實踐研究。台北:高教出版社。
潘慧玲、李麗君、黃淑馨、余霖、薛曉華(2016)。學習領導下的學習共同體 1.2 版。
白亦方、薛曉華、陳伯璋(譯注)(2018)。教學社會學。臺北:聯經。
薛曉華主編(2022)。夢想高教新視界:實驗高教的國際視野。新竹市: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三、專書論文
薛曉華譯(2003)。高等教育中的經典與課程:多元文化革命與傳統主義者的反撲。收錄於陳舜芬主編【21 世紀美國高等教育: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台北:高等教育。
薛曉華(2004)。高等教育中的政策實施分析。收錄於陳伯璋主編【高等教育: 理論與研究指南】。台北:高等教育。
薛曉華(2005)。女性主義理論對於比較教育研究及方法論上的貢獻與挑戰。收錄於楊深坑主編【比較教育論述之形成】。台北:高等教育。
薛曉華(2005)。淡江大學因應全球化趨勢的課程革新。收錄於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 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趨勢. 課程. 治理】。台北:高等教育。
薛曉華、周志宏(2005)。因應全球化的教育政策與法制調整-以高等教育為範圍之檢討。收錄於陳志民、劉淑惠等編【全球化與政府治理】。新北市 :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薛曉華(2006)。T.S. Popkewitz:當代「社會知識論」代表人物。收錄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台北:高等教育。
薛曉華(2006)。波克維茲(Popkewitz)的社會知識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收錄於王麗雲、譚光鼎主編。【社會學思想家與教育】。台北:高教出版社。\
薛曉華(2007)。「從未來學習的觀點看 Homeschooling」。收錄於余安邦教授主編【另類教育】。台北縣政府教育局出版。
薛曉華、盧美貴、王麗惠、蔡佳燕、張佩韻、黃娟娟等譯著(2008)。【課程地圖:展現實踐成果與省思】。台北:心理出版社。
薛曉華(2010)。另類教育的理念溯源及其與當代新興教育思潮的邂逅--兼論對台灣中小學體制化教育現場的反思。收錄於馮朝霖教授主編【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政治大學出版。
薛曉華(2012)。加拿大實施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規劃之探究。收錄於黃政傑教授主編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年度專書【十二年國教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方向的期許】(書號:1IXF)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13年 2 月。
薛曉華、李家鳳(2013)。少子女化時代小校展能的新契機:一個郊區小校以轉型課程領導及創新經營展現學校效能之探究。收錄於【2012 國際學術研討會—全球教育論壇—課程及教學論文集】。出版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巧玲、薛曉華、楊寶琴(2015)。高中優質化的課程創新與教學活化。收錄於 陳佩英教授、簡菲莉校長主編【高中優質化的藍海航程紀實】。出版者: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薛曉華(2015)。學習共同體的理念、課堂實施、應用與成效探討。收錄於張新仁教授主編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年度專書【中小學教學改革】。台北:五南。
薛曉華、周志宏(2017)。學校公辦民營政策法制及實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收錄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台北:學富文化。
薛曉華(2017)。種籽實驗小學實踐經驗及其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理念的對話。收錄於馮朝霖主編【臺灣另類教育實踐經驗與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對話】。出版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薛曉華、李文富(2018)。跨階段的「學生法庭」作為民主教育之探究: 種籽實驗小學和全人實驗中學。收錄於馮朝霖主編【喚醒夢想.釋放天賦. 臺灣實驗教育的另類課程實踐】。出版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信賢、薛曉華、尤淑慧、王智弘(2018)專題探究:慈心華德福中學與全人實驗中學。收錄於馮朝霖主編【喚醒夢想.釋放天賦.臺灣實驗教育的另類課程實踐】。出版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薛曉華(2018)。性別平等教育推動中「平等」概念的反省。收錄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性別與教育:女性主義社會學的想像】。出版者: 學富文化。
陳佩英、薛曉華、陳玉娟、林國楨、洪雯柔、鍾蔚起、許美鈞、郭晏輔 (2018)。普高新課綱前導學校現況與展望。收錄於范巽綠主編【課程協作與實踐第三輯】教育部課綱推動專辦。
薛曉華(2021 年 12 月)。知識轉型:大學知識論述形成的時代情境脈絡分析及未來[共體/整體論]大學的展望。收錄於【課程研究與教育改革實踐: 紀念陳伯璋教授論文集】(頁 126-165)。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成虹飛、薛曉華(2022)。永續發展(SDGs)為導向、人智學為底蘊的另類大學:埃及Heliopolis University實踐典範與啟示。收錄於【夢想高教新視界:實驗高教的國際視野】(頁31-71)。新竹市: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薛曉華(2022)。自由民主大學的開拓之旅:日本TDU・雫穿大学的實踐與啟示。收錄於【夢想高教新視界:實驗高教的國際視野】(頁 106-131)。新竹市: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薛曉華、成虹飛(2022)。生態村導向的另類大學―英國Schumacher College實踐意義與啟示。收錄於【夢想高教新視界:實驗高教的國際視野】(頁216-253)。新竹市: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薛曉華、成虹飛(2022)。透過「在地場域」實踐「人地共好」:一個大學耕讀學堂的課程行動研究。收錄於【大學地方學的形塑與發展:從發展史到認識論】(頁 295-331)。屏東:屏東大學。
薛曉華(2023)。看見新教學:108課綱政策下教師課程教學新風景的探析。收錄於陳佩英主編【高優雁行15年—方案的政策學習實錄】。頁271—297。台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Hornfay Cherng and Hsiaohua Hsueh (2023),”The Winter Spiral Walk at a Taiwanese herb garden. An attempt at localizing a Waldorf ritual.” In Martyn Rawson,eds.(2023) “Decolonizing through Waldorf Education”(e-book).
Hsiaohua Hsueh and Hornfay Cherng (2023),”Cultural Reflection on Choosing Story Material in Waldorf Schools: Experiences from Two Taiwanese Waldorf Teachers in Their Lower-grade Classes”, In Martyn Rawson,eds.(2023) “Decolonizing through Waldorf Education”(e-book)
四、研討會論文
薛曉華(2002)。社會變遷的理論與教育改革論述的形成:不同典範對教育改革意識的比較,發表於「第七屆教育社會學論壇: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分析國際研討會」,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
陳伯璋、薛曉華(2002)。知識轉型與大學理念的反思:兼論全球化“疆界拆解” 的變遷與挑戰,發表於「台灣高等教育的省思」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2003)。全球化國際組織之高等教育政策的價值分析:均等、卓越、效率、選擇的辯證與反省,發表於「全球化、教育競爭力與高等教育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2004)。尋覓後山海芋的春天-一個家長參與田園小學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的對話,發表於「臺灣本土經驗再出發,創新與創造力」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周志宏(2004)。因應全球化的教育政策與法制調整-以高等教育為範圍之檢討,發表於「全球化對政府治理的挑戰與機會-法律面與公共行政面的探討」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宋玫玫(2005)。全球化脈絡下的大學教育:課程的再思考,發表於大學及研究所教育之定位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2005)。讓資訊科技成為偏遠學校社會領域教學的新契機—全球在地化下以主題式數位連結學習結合社會科批判教學的思考,發表於「2005 年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薛曉華(2006)。「另類教育的理念溯源及其與當代新興教育思潮的懈逅」,第一屆另類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台灣另類教育學會主辦。
薛曉華、葉書瑋、廖素嫻(2007)。「打造非制式的學習天空:體驗學習的理念, 另類教育的實踐,台灣新學習典範的開展」,「漂流.陶養.教育~~2007 另類教育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2007)。「台灣高等教育實施大學部前段不分系的政策發展與課程實踐分析」,「高等教育治理與發展之各國經驗分析與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辦。
薛曉華(2008)。「台灣高等教育各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的知識理念探討--全球化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之分析」,全球化趨勢下的教育革新與展望-- 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新竹教育大學主辦。
薛曉華(2008)。「芬蘭教育改革的策略與核心價值探討:促進平等價值的多元機制之分析」,2008 策略規畫與教育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主辦。
薛曉華(2008)。「後現代社會下非優勢學生以多元智能「賦權增能」的可能性?!」,發表於弱勢學生課程方案與有效教學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薛曉華(2009)。「台灣高等教育實施前段不分系的知識社會學分析」,發表於2009 亞太教育社會學論壇,台南大學,台灣教育社會學會主辦。
薛曉華、楊曜禎、蔡鎮宇 (2009) 。「一個民間基金會在偏遠地區實施弱勢學生課輔的課程敘事探究-以博幼基金會為例」,發表於「教育部攜手計劃課後扶助—提升弱勢兒童之課程與教學」研討論壇,台南大學主辦。
薛曉華、葉書緯 (2009) 。「教師面對偏遠弱勢學生所需要的專業知能與信念?—職前師資生於服務學習中習得教師專業知能之述說與敘事探究」,發表於全國大專院校服務學習研討會,逢甲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0)。均等或卓越?適性發展或學科基礎?--社會變遷下台灣學校教育人員及家長對國民基礎教育理念之意見調查研究。2010 年兩岸教育高階論壇--教育功能與均等的省思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大學。
薛曉華(2010)。非營利組織辦理弱勢學生園方案之策略探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之支點計劃為例。亞洲地區弱勢學生教育課程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陳錫珍、薛曉華、鈕方誼、劉育旨(2010)。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及家長對弱勢學生教育之意見調查研究。本文收錄於「亞洲地區弱勢學生教育課程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0.5.22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協辦單位:淡江教政所、教心所、未來所、教科系所。
薛曉華(2010)。績效責任時代優質學校的教育政策與實施:英美與台灣之經驗。績效責任時代的教育政策與領導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主辦。
薛曉華、張雅雯(2011)。全球化趨勢下大學生的關鍵能力與大學書院課程之實踐。另類教育國際研討會。 2011 年 1 月。政治大學主辦。
歐沐慈、薛曉華(2011)。一個幼兒園發展融合教育實驗之敘事探究。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薛曉華(2011)。大學學科制度的批判社會學分析:兼論大學跨領域課程機制的發展。第九屆「意識、權力與教育—打造一流大學的鑽石計畫: 高教改革的資源分配與階序格局」。2011.5.14 南華大學主辦。
薛曉華、張雅雯(2012)。臺灣高等教育書院課程中的全球理念與實踐: 兼論一所大學書院的全球教育行動。2012 全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十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教學與教師發展。2012.5.25-5.26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舉辦。
薛曉華、張雅雯(2012)。全球化趨勢下台灣高等教育中的特色課程探析:書院通識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發表於 101 年 5 月 19 日(六)慈濟大學主辦「各級教育階段特色課程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薛曉華、李家鳳(2012)。因應教育政策下的轉型課程領導、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展現:一個郊區小校的故事。發表於 2012「全球教育論壇: 教育經營與學校效能」國際研討會,2012 年 10 月 19 日至 20 日國家教育研究院舉辦。
薛曉華(2012)。因應十二年國教下我國高中特色課程政策的發展趨勢: 兼論當前優質化高中特色課程發展型態。發表於 2012「十二年國教的築夢與踏實」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10 台師大教評中心主辦。
薛曉華、張雅雯(2012)。大學書院通識教育中的課程制度:兩岸四地書院與西方住宿學院的比較研究。發表於 2012 通識教育與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國際研討會。2012.11.3-4 國立政治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
薛曉華(2013)。因應十二年國教時代啟動教室學習革命的新契機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發表於「十二年國教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暨各階段適性教育工作坊」。2013.5.24-25 淡江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3)。全球化趨勢衝擊下我國高等教育課程的職業主義:課程相關政策與大學實踐中的「實作性」潛在課程分析。發表於「第 19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暨國際社會學學會教育社會學研究委員會 2013年研討會。2013.5.21-22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
薛曉華(2013)。十二年國教下啟動學教翻轉的新契機: 國中藝能科教師實踐課堂學習共同體之研究。發表於「從內變革: 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11.8-9 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Selena Hsueh(2014)。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iate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of Taiwan under Globalization。發表於「Policy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Context」。2014.3.1 香港
薛曉華(2014)。台灣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經歷教師專業成長之實踐探究。發表於「2014 第四屆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2014.3.29-31 廣州
薛曉華(2014)。因應十二年國教時代啟動教室學習革命的新契機:國中教師以合作學習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發表於「東海大學第六屆教育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十二年國教創新教學之回顧與前瞻」。2014.5.23 東海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4)。大學博雅書院中的國際教育實踐探討:以五所大學書院為例。發表於「2014 數位原生世代的全球教育:前瞻與省思課程、教學與教師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5.23-24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Selena Hsueh(2014)。The Knowledge Inequity in Hidden Curriculum of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rivate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發表於「XVIII ISA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2014.7.14 日本橫濱。
薛曉華(2014)。校長領導學習共同體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以轉型課程領導的理念檢視之。發表於「2014 國際學術研討會教育革新與學生學習」。2014.10.17-18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
薛曉華、周志宏(2014)。教改 20 年我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政策法制之發展:回顧與前瞻。發表於「教改 20 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11.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5)。全球化趨勢下兩岸四地之大學博雅書院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發表於「Developing Scholarship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2.6-7 香港比較教育學會主辦。
Selena Hsueh(2015)。A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Taiwan。發表於「World Future 2015 Conference」。2015.7.24-26World Future Society 主辦。
薛曉華(2015)。翻轉教室,社群動起來:一所高中以行動學習融入各科教學創新的實踐探究。本文發表於 2015 年「教育創新:教育發展與產學合作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主辦,國立清華大學學習與科學研究所合辦,會議時間:2015.11.27-28,地點: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
Selena Hsueh (2016).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Liberal Arts Colleges: the Case Study of Taiwan, China, Hong Kong and Macau .發表於「Business,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BESSH-2016」2016.1.7 澳洲雪梨。
薛曉華(2016)。高等教育學習共同體的一種實踐:英國牛津及劍橋大學住宿學院制度設計之探析。發表於「105 年度教育學門比較教育及高等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2016.5.20 淡江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6)。書院育人與教育特色發展。發表於「2016 年兩岸四地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2016.07.29 澳門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6)。民主教育學校實踐中「自由vs.界線」「民主 vs. 法治」間的糾葛如何平衡:以一所實驗小學之自由選課制及生活法庭制實踐為例。發表於「民主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11.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6)。當書院制度成為一種高教學生學習的未來趨勢:論台灣各大學書院之興起、辦理型態、與發展特色。發表於 2016 年兩岸高教論壇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創新發展及追求世界一流」學術研討會。2016.10.17 淡江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7)。環境在招手:日本大學推動自主學習與社群學習的趨勢探討。發表於「2020 高教新視界 : 全球創新與新課綱後的下一步」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05.26 淡江大學主辦。
薛曉華、許雅涵(2017)。北區 9 所私校「優九聯盟」跨校跨領域學習新制--以淡江大學為例。發表於「2020 高教新視界 : 全球創新與新課綱後的下一步」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05.26 淡江大學主辦。
Selena Hsueh (2017)。Modern University ‘shuyua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earning Experience in Taiwan.發表於「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novation,Culture & Education 2017」。2017.7.9 新加坡。
薛曉華(2017)。美國大學的住宿學院制度設計與發展:以哈佛大學及耶魯大學為例。發表於「兩岸四地現代書院高教論壇」,2017.07.20 中國大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7)。迎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大學與高中聯合創課的可行方向與型態探究。發表於「邁向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第一哩路」學術研討會。2017.10.13 淡江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7)。協作共好與適性學習--論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帶給基隆四所完中的翻轉。發表於「高中優質化十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2017.11.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7)。從校本課程、特色課程,到校訂課程:談高中邁向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課程設計演變。發表於第 37 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承續與變革」學術研討會,2017.12.2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8)。那與我工作伴我成長的人-一群華德福學生與家長彩繪教師圖像的敘事探究。發表於 2018「另類師培發聲:實驗教育的師資陶養」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3.9-10 淡江大學及台灣另類教育學會主辦。
薛曉華(2018)。從當前台灣各大書院的實踐發展看「現代書院」的多元意義。發表於「日本國際教育學會第 29 屆研究大會」,2018.9.29-30 日本一橋大學主辦。
薛曉華、江丕得、黃維彥(2018)。從鄰近學校,到策略聯盟,到協作創「學習」-淡江高中與淡江大學合作歷程的個案研究。發表於「勇渡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深水區~課程與教學領導的起飛與續航」學術研討會,2018.10.19 淡江大學及新北市教育局主辦。
連子毓、薛曉華(2018)。迎向新課綱跨領域學習趨勢:一所高中以美感計畫推動跨領域課程之實踐研究。發表於「勇渡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深水區~課程與教學領導的起飛與續航」學術研討會,2018.10.19 淡江大學及新北市教育局主辦。
薛曉華(2018)。華德福教育之課程規劃在素養導向教學上的意義與啟示。發表於「2018 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1 世紀人才培育:教育系統之自主.跨域.創新」學術研討會,2018.12.1 國家教育研究院主辦。
薛曉華(2019)。小校轉型公辦民營發展的教育、文化與社會意義。發表於「永恆、轉化與創新:民間社會力 25 週年中實驗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04.12-13 淡江大學及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主辦。
薛曉華(2019)。潛在課程研究的分析視角與教育實踐力。發表於「我思師,故我在~台灣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學術展望-陳伯璋教授紀念研討會」,2019.05.11 陳伯璋教授門生子弟學生會及淡江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9)。教育基本法:教育理念與實驗教育。發表於「慶祝教育基本法實施 20 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06.21-2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
薛曉華(2019)。AI 時代下資訊科技使用的適齡性與合宜性探討:以 12 歲以下幼兒及兒童為核心。發表於AI 時代的新興科技、學習心理與學習領導跨領域研究論壇,2019.07.04 淡江大學AI 時代的新興科技、學習心理與學習領導跨領域研究團隊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聯合主辦。
薛曉華(2019)。108 課綱資訊教育的課題:高中與大學合作的需求。發表於AI 時代的新興科技、學習心理與學習領導跨領域研究論壇,2019.07.04 淡江大學AI 時代的新興科技、學習心理與學習領導跨領域研究團隊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聯合主辦。
薛曉華(2019)。108 課綱實施後,國中小資訊課的改變的課題。發表於AI 時代的新興科技、學習心理與學習領導跨領域研究論壇,2019.07.04 淡江大學AI 時代的新興科技、學習心理與學習領導跨領域研究團隊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聯合主辦。
薛曉華(2019)。華德福學校之戲劇課程在人智學教育上的實踐意義:一所華德福學校與核心素養相遇之個案探究。發表於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11.15-16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主辦。
薛曉華(2019 年 12 月)。教育可以不一樣:從實驗教育三法所「實驗」的主軸論其效益、影響與未來展望。第三屆實驗教育國際研討會。
成虹飛、薛曉華(2020 年 11 月)。華德福教育精神融和於大學教育的實踐意義: 耕讀學堂課程的行動研究。2020 第十一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2020, 11/13-14。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院主辦。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育學院國際會議廳。本人為通訊作者。
成虹飛、薛曉華(2020 年 11 月)。跨界與連結:一所公辦華德福教師生命敘事與課程實踐的交織。「生命教育與多元敘事」—2020 第四屆生命敘事與關懷研討會,2020,11/27 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主辦。龍華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本人為通訊作者。
薛曉華(2020 年 11 月)。森林何處是(不)飛花?-一位大學師培者教育實踐與成長脈絡的生命敘說。「生命教育與多元敘事」—2020 第四屆生命敘與關懷研討會,2020,11/27 台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主辦。龍華科技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薛曉華(2020 年 11 月)。三大世界性另類理念教育關於自由的思潮與教育實踐比較:華德福、蒙特梭利、民主教育暨自由學校。發表於「未來教育的哲思省思」研討會暨臺灣教育哲學學會第四屆年會。2020,11,7。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主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成虹飛、薛曉華(2020 年 12 月)。長出「地方感」的另類「大學地方學」: 一個大學「耕讀學堂」課程開展人地共好的行動研究。發表於「人地共好:新課綱時代的地方學與大學社會責任」學術研討會。2020,12/18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主辦,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台灣教育研究院社協辦。淡江大學覺生國際會議廳。本人為通訊作者。
成虹飛、薛曉華(2020 年 12 月)。永續發展(SDGs)、人智學為底蘊的另類大學:埃及的Heliopolis University 的學習圖像與實踐意義探討。「中小學實驗教育的延伸與完成:另類高教的全球視野與在地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2020,12/5 臺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主辦、清華大學華德福教育中心協辦。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育學院國際會議廳。本人為通訊作者。
薛曉華、成虹飛(2020 年 12 月)。生態村導向的另類大學--英國 chumacher College 學習圖像與清大攬星農場耕讀學園的共鳴探討。「中小學實驗教育的延伸與完成:另類高教的全球視野與在地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2020,12/5 臺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主辦、清華大學華德福教育中心協辦。清華大學南大校區教育學院國際會議廳。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成虹飛、薛曉華(2021 年 10 月)。體驗、對話、與轉化:一個大學耕讀學堂的教學行動敘事。「2021 第 27 屆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暨 2021 年國際社會學期中研討會」。2021,10.2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聯合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線上國際學術研討會。本人為通訊作者。
成虹飛、薛曉華(2021 年 11 月)。新冠疫情下一個大學教學「耕讀學堂」的蛻變轉化:U 型理論視域的詮釋。2021 第十二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ICEI)」。 2021,11.26-27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主辦。地點:國立清華大學線上國際學術研討會。本人為通訊作者。
薛曉華、成虹飛、蔡孟桓、王子綺、莊哲瑜(2021 年 11 月)。你 「農」我「農」~~相「育」在食農:一群大學生與小學生共進耕讀的行動敘事。2021 第十二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ICEI)」。2021,11.26-27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主辦。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線上國際學術研討會。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薛曉華(2022)。觀察、感通、而善待:一個大學農園課程在永續發展學習上的行動實踐探討。2022年9月「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地點:台灣大學集思國際會議廳。
薛曉華(2022)。大學學習農園課程作為永續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意義。發表於第十三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12.9-10 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主辦。 本文榮獲「最佳論文獎」!
成虹飛、薛曉華(2023年3月)。清大耕讀學堂以「連結自然」作為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實踐意義。發表於「連結自然、人地共好:實驗教育與永續發展論壇」,2023.3.11國立政治大學X永續實驗學院主辦。
薛曉華(2023)。編織在地味的華德福教育:以手工素材尋覓在地化華德福的課程發展意義。發表於第十四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2023.12.8-9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主辦。
五、研究報告 (參與之研究計畫清單)
宋玫玫主持(2006),協同主持人:薛曉華,大學的理念?-從實證角度分析我國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脈絡下的發展,國科會補助研究專題(計畫編號: NSC94-2413-H032-004),執行期間:2005 年 8 月 1 日 至 2006 年 7月 31 日
周志宏主持(2006),共同主持人:陳佩英、馮朝霖,協同主持人:薛曉華, 非學校型態教育實驗實施條例專案研訂計畫,教育部委託研究專題,執行期間:2005 年 10 月 15 日 至 2006 年 6 月 15 日
楊瑩主持(2007),共同主持人:楊國賜,協同研究人:薛曉華 (2007)。《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政策、學制及招生方式分析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題, 執行期間:2006 年 12 月 1 日至 2007 年 5 月 31 日。
白亦方主持(2007),協同主持人:薛曉華,Waller 教學社會學國科會經典譯著計畫,國科會補助研究專題,執行期間~2009.4
薛曉華主持(2007)。我國大學部課程實施前段不分系之實證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96-2413-H-032-011-SSS)。台北縣:淡江大學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周志宏主持(2008),協同主持人:薛曉華、徐筱菁,教育法體系基礎概念之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研究專題,執行期間:2007 年 5 月 7日 至 2008 年 1 月 6 日。
薛曉華主持(2008)。七年級來創業-開展研究生創業的課程行動研究方案與教學創新。淡江大學教學卓越計劃,淡江大學學教中心補助。:2006 年 8 月 1 日至 2007 年 7 月 31 日。
周志宏主持(2009)。協同主持人:薛曉華、陳佩英,研修實驗高級中學申請設立辦法及高級中學學校教育實驗辦法計畫。教育部。
吳明清主持(2009)。協同主持人:薛曉華、陳錫珍、鈕方頤,邁向均質卓越: 國民中小學弱勢者教育之策略規劃,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整合型研究子計畫之六。
陳伯璋主持(2011~2012)。協同主持人:薛曉華 。家庭變遷趨勢對幼兒園教育之影響。國家教育研究院整合型計畫。
周志宏主持(2013)。協同主持人:薛曉華。部落學校法規研究。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周志宏主持(2014)。共同主持人:薛曉華。103 年度扶助學習弱勢學生專法草案研擬計畫。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張鈿富主持(2014)。協同主持人:薛曉華。擴大採認大陸地區高等教育學歷之研究計畫。教育部。
張鈿富主持(2014)。共同主持人:薛曉華。高等教育性別結構及其ICT應用影響之評估。淡江大學子計畫。
薛曉華主持(2013~2014)。博雅書院通識教育之課程制度設計:兩岸四地之比較研究。科技部。
薛曉華主持(2014~2015)。大學博雅書院通識教育的課程制度設計:兩岸三地之比較 (II)。科技部。
薛曉華主持(2015~2016)。英國聯邦學院及美國博雅學院課程教學的制度設計及其對台灣新興大學書院發展的啟示。科技部。
薛曉華主持(2016~2018)。英國的聯邦住宿學院,美國住宿學院及美國博雅學院課程教學的制度設計及其對台灣大學書院發展的啟示。科技部。
薛曉華主持(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下高中與大學「共備課程,共創學習」實務推動計畫。新北市教育局。
薛曉華主持(2019-2021)。淡江大學高教深耕計畫面向四大學社會實毽子計畫「大手牽小手:大學與高中及相關組織共備課程及共創學習」計畫。
成虹飛主持、薛曉華、謝小芩、林吟霞等人共同主持(2020/4-11 月)。人智學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探究。109 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北區跨校教師社群計畫。
成虹飛主持、薛曉華共同主持(2020/8-2021/7)。自發互動共好的另類師培與課後照顧方案—一個行動研究。109 學年度科技部計畫。
薛曉華主持、張貴傑、林彥伶(2020/10-12)。以敘事反思協助高中連結大學學習的學習歷程探究。淡江大學研發處推動跨領域計畫。
周志宏主持,馮朝霖、蘇育德、詹志禹、成虹飛、李天健、薛曉華等人協同主持(2020~2021)。實驗高教需求性與可行方向探究。教育部委託計畫。
林國明主持、薛曉華等人協同主持(2020/3—2021/2)。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教育部。
成虹飛主持、薛曉華、謝小芩、林吟霞等人共同主持(2021/4-11 月)。以U 型理論耕耘大學師生「生成性社會場域」的教學實踐與學習行動。110 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北區跨校教師社群計畫。
林國明主持、薛曉華等人協同主持(2021/3—2023/2)。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第二期)。教育部。
成虹飛主持、薛曉華共同主持(2021-2022)。耕讀學堂系列課程的演化與蛻變:一個協同行動研究。教育部 110 學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薛曉華主持、張貴傑、林彥伶(2021/10-12)。敘事力融入大學教學的跨領域研究。淡江大學研發處推動跨領域計畫。
成虹飛主持、薛曉華共同主持;馮朝霖、詹志禹、謝小芩、林美玲、劉德輔等人協同主持(2021~2022)。台灣公辦民營實驗高教的可行實踐方案設計研究。教育部。
薛曉華、張貴傑、高旭繁、何慧卿、張志豪等人(2022/4-11月)。敘事方法融入大學課堂教學的實務探究。111 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北區跨校教師社群計畫。
成虹飛主持、薛曉華共同主持;馮朝霖、詹志禹、謝小芩、洪慶宜、陳禮龍等人協同主持(2022~2023)。公共性實驗高教實施內涵及可行制度之研究。教育部。
薛曉華、張貴傑、高旭繁、何慧卿、張志豪等人(2023/4-11 月)。大自然生態療育融入大學教學的實務探究及生命教育的啟發。112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北區跨校教師社群計畫。
薛曉華、錢克瑋、鍾明倫、蔡居澤、張志豪等人(2024/4-11 月)。大社會服務運用在大學教學的實務探究與啟發。113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區域基地北區跨校教師社群計畫。
李維倫主持、薛曉華共同主持、詹志禹、洪慶宜、王崇銘、王慧蘭等人協同主持(2022~2023)。(2024/2-2025/1月)。大學創新教育實驗的實施內涵與可行制度研究。教育部。
學術及社會服務
一、十二年國教
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核心團隊委員、審查委員、諮詢委員
教育部高中優質化暨課綱前導學校北一區召集人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綱審議委員會普高分組召集人:課審大會委員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社大與十二年國教」推動計畫顧問
二、實驗教育
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等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
新北市、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新竹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市、台東縣等縣市實驗教育審議及評鑑委員
嘉義市嘉科實驗高級中等學校籌備委員
教育部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會委員
教育部高教司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會委員
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補助審查委員
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FAEPA)理事、理事長(第五屆2018/4~2020/3、第六屆(2020/4~2023/3);理事(第七屆2023/4~2027/3)
新竹市人智哲學學會理事
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董事 (109年9月始至今)
桃園市「外社華德福非營利幼兒園」內部督導委員(109 年 9 月始至今)
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FAEPA)叢書總編輯(2023/4~2025/3)
三、其他:教育委員/教學顧問/ 編輯委員
基隆市「成長非營利幼兒園」教學顧問(110 年 9 月始至今)
基隆市社區大學基金會董事(111年度起至今)
總統府總統教育獎大專生組評選委員(111、112年度)
私立華梵大學自主學習創新方案顧問(111年度起至今)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創新教學工作委員(111、112年度)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校院設立變更及停辦審議會委員(112-113學年度)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校院增設、調整特殊項目院、系、所、學位學程專業審查委員(112-113學年度)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校院增設、調整特殊項目院、系、所、學位學程專業審查委員— 教育類審查領域召集人(113學年度)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期刊編輯委員兼總編輯(2014.1~)